第八小说

第八小说>暗体 > 第808章 威慑期(第1页)

第808章 威慑期(第1页)

按照威尔顿对“铺路者”计划的设定,该计划共分为两大部分,即军事斗争和建设改造,只有军事斗争分出胜负或达到一种威慑平衡,才能保证建设改造有序、平稳地进行。而建设改造又是实现“铺路者”计划的终极目标——“二分太阳系”的星际政治格局的根本所在。如果说军事斗争是“铺路者”计划的保护神,那建设改造就是该计划的建造师。现在,军事斗争业已取得胜利,威尔顿又手握灭世武器——1枚超级反物质武器的引爆器,不仅有力地保证了“铺路者”计划中建设改造单元的持续推进,更改变了太阳系的宇宙政治格局。至此,在人类首位执剑的威慑者——威尔顿的主导下,“铺路者”计划中的建设改造单元轰轰烈烈地展开了。3年前,该计划的基础建设部分早已正式开始,但考虑到军事威慑尚未形成,也为了保密,所以,在基础部分基本完工后,所有的建设处于了全面停工状态。所谓的基础建设部分,就是由空间矩阵通路运作署主导的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以及工程量更为浩大的木星至太阳系边际奥尔特云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火木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并没有实际用途,只是一个诱骗工程,目的是让泰伯星人相信,它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即汲取木星富饶的氢资源以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的能源短缺危机。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掩护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的建设。殊不知,这条几乎横贯了整个太阳系、长达778亿公里、超过了52个天文单位的超长路线和浩大工程,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汲取奥尔特云内富饶的氢气云团,最终源源不断地补给给木星。现在,在威尔顿手握的那枚超级反物质武器引爆器的威慑之下,那条诱骗通路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二分太阳系业已成为事实。人类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始建设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浩大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这条通路若建成并投入使用,太阳系边际奥尔特云里的氢气云团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木星。输送到木星的氢气云团其质量一旦突破13倍木星质量这一临界值,木星内部巨大的压力就会引发氢核聚变,该行星就会成为一颗发光发热的次恒星,即褐矮星。根据“铺路者”计划的蓝图,这条超长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将会从奥尔特云中汲取至少15倍木星质量的氢气云团,用于补给木星。15倍木星质量远远大于褐矮星形成的最低临界质量,届时,木星将快速演化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褐矮星,而且更加稳定。此后,木星将迎来长达8000万年的恒温期及数万亿年的生命期,处于其宜居轨道上的木卫二也将迎来一场地球化的伟大变革。到那时,木卫二的表面将持续接收到这颗新生成的次恒星持续的光和热,平均温度将由原来的-170摄氏度提高到3摄氏度,赤道附近的温度将达到15摄氏度。此外,木卫二表面那75k-100k厚的冰层将彻底消融,该卫星将成为一颗拥有全球性海洋、陆地和浓密大气层的较宜居星球。蓝图固然美好,但实施起来却异常艰辛,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一建就是整整15年。期间尽管遭到了几支泰伯星人舰队的监视和骚扰,但忌惮于威尔顿手中的大杀器以及人类巡防舰队的拼死保护,工程建设并没有中断过。零星的摩擦倒是十分频繁。泰伯星人当然不甘心,更不愿意二分太阳系成为事实,他们一次又一次用武力试探着人类同归于尽的意志和勇气,可每一次都铩羽而归。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浩大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的建设,可以说举全人类之力,几乎耗尽了人类社会全部的建设能力,终于在第18个年头顺利完工。当第一股氢气进入这条超长的矩阵通路时,预示着为期10年的氢气云团补给木星的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也预示着木星向褐矮星的演变正式拉开了帷幕。时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通过这条矩阵通路长达9年的运作,源源不断地向木星输送了大约5倍木星质量的氢气云团。可遗憾的是,尽管在随后的两年里,矩阵通路马力全开,尽管奥尔特云内的氢气资源被吸积殆尽,也最终只向木星输送了83倍木星质量的氢气云团。起初,人类还担心给木星大规模增重会引发太阳系的引力异常,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这也是一部分反对“铺路者”计划的精英人士最有力的反驳理由。在“铺路者”计划设计之初,威尔顿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认为泰伯星人会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也果然如此,在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浩大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运行的整整11年时间里,尽管木星的质量猛增到了83倍,但太阳系的引力结构似乎并未发生任何异常现象。所谓的因行星之间的引力重构而发生的灾难性后果也并未发生。这一切都源于“二分太阳系”的既定事实。自威慑形成后,太阳系就以木星为界分成了两大部分,人类拥有了木星至柯依伯带的外太阳系,而泰伯星人则拥有了木星以内即太阳至火星的内太阳系。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成了人类与泰伯星人的天然星域边界。随着木星的质量在31年的时间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增长到83倍的过程中,泰伯星人有充足的时间运用一种星体引力驱动系统将内外太阳系进行了引力重构。引力重构后的太阳系变成了两大部分且彼此远离了3500万公里,形成了内外太阳系和主序星太阳三者之间完美的引力平衡。至今,人类都没有搞清楚泰伯星人所运用的星体引力驱动系统的运行机制,人类的天体物理专家们猜测,该技术一定是得到了暗物质人的大力支持。部分天体物理专家更是提出了大胆的假设,他们认为暗能量是星体引力驱动系统运行的主要机制。暗能量就像宇宙中的粘合剂,它粘合了空间里的所有物质,恒星、行星、宇宙尘埃等等,调整暗能量的结构和密度就会调节星体之间的引力结构。用一个形象的类比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我们将宇宙空间比作一个容器,暗能量就是这个容器中的水,而太阳之类的恒星、木星之类的行星就像容器里的大轮船与小船,倘若想要在它们之间得到一个安全距离,即引力平衡,只需调节水的密度和彼此的距离,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引力平衡。星体引力驱动系统的运作机制大概率就是对暗能量的精确调节,再辅助星体距离的调节,从而在星体之间得到一个新的引力平衡。太阳系的一分为二加速促成了木星向褐矮星的演变进程,只要它的质量增加到触发形成褐矮星的13倍木星质量的临界值,人类将得到一个新的太阳。可在长达31年的时间里,尽管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这条浩大的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吸干了奥尔特云内的氢气云团,可木星的质量也仅仅只增长了83倍。83倍木星质量距离木星成为褐矮星的最低临界值13倍木星质量相差甚远,更不用说“铺路者”计划中设定的15倍木星质量了。使木星成为一颗次恒星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放眼整个太阳系,除了太阳,氢气资源不足以形成1个木星,从太阳系得到氢气云团的途径成了一条死路。看来,想要达到触发木星成为一颗褐矮星的最低临界质量,必须再获取47倍木星质量。太阳系内已经没有希望了,只能从太阳系以外的系外星系获取了。可跨越星系的氢气云团运输绝非易事,这是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自木星至奥尔特云之间的那条电磁集束运输器矩阵通路开建、运行至今日,已耗费了整整31载。31年足以让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变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31载岁月染白了威尔顿的双鬓,镌刻了他脸上那沟壑纵横的皱纹,佝偻了他那不屈的脊梁,但他仍顽强地挺立着。作为“铺路者”计划的第一任威慑者,他暂时还不能自然老死,机甲x1367有关大幅延长人类生命的研究成果被用在了他的身上。威慑者的身份让他被迫超越了自我的生命界限,他的存活是一种使命和选择,更是一种被迫和无奈。对他而言,超过人类生命极限的长寿却成了一种痛苦,饱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个足以瞬间炸毁火星、引发太阳系星体之间引力重构的大杀器具象成了一个手掌大的引爆器,被他时刻攥在手上,一刻都未放松。31年来,岁岁如此、日日不曾懈怠。即使今后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也必须时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坚定且清晰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战略威慑期,作为人类第一个执剑的威慑者,他重任在肩。:()暗体

热门小说推荐

星河大帝
梦入神机星河大帝
...
我老婆是导演
叔叔请放开我我老婆是导演
...

最新标签